编注:本文系十架路出版社“五种迷思”(5 Myths)系列文章之一。“迷思”的英文为 myth,或译“误解”,即“常被信以为真,但实际上是错误的观念”。
身份认同是当今备受关注的话题。身心健康的标志是知道自己是谁、并且忠于自我,这也是活出真我和真正幸福的关键。
如今,大多数人都认为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找到自己,那就是内心。身份认同是一项“自己动手”的工程。我们应该摒弃一切形式的外在权威,为每个追求自我表达的人叫好。这种塑造身份认同的策略有时被称为表现型个人主义,它认为你的内心感觉决定你是谁,按照这种身份处事为人就是活出真我。
尽管表现型个人主义有一些明显的好处,但在关键问题上错谬也不少。
原则上,向内看并没有错。个人探索和自我反思是有价值的。大家希望看到许多边缘群体,那些身份标志与主流不同的群体能够得到与之相称的尊严,这种愿望值得表扬。作为一种道德理想, 真实是好的。
但是,只向内寻找自我有三个致命的缺陷。它产生了一个脆弱的自我,容易动摇,缺乏对自我真正且持久的认知;它无法带来美好的生活,让人太容易变得自欺欺人、自我陶醉、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它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之上。
为了找到自我,我们还应该把目光投向另外三个地方:一、周围的人;通过与他人亲密的位格性相交,我们更加了解自己;二、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三、仰望上帝。
第三项最有争议。然而,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寻求超越性的存在,似乎是人类一种不可抑制的冲动。人不可救药地渴望敬拜,这无疑是圣经对人性的看法。每个人冥冥中都感觉到,生命不只是我们在地上所经历的;上帝“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传3:11)。正如罗云·威廉斯(Rowan Williams)所说:“如果没有超验,我们早晚会发现自己无法理解人类自我意识的全部”。
鉴于对身份认同的关注是最近才开始的,我们可能会认为圣经这部古代文献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什么可说的。
然而,尽管圣经里没有一个词被直接译为英语的"indentity"(身份),但有些词含义广泛,其实包括个人身份和自我的概念。例如,在某些语境中,通常翻译为“灵魂” 和“生命”的词可以被翻译为“身份”。耶稣在登山宝训中说:“生命胜过饮食,身体胜过衣裳”(太 6:25),我们也可以翻译为“你的身份胜过饮食和衣裳”,意思就是说,人的自我仅仅靠着物质财富来定义是不够的。诗篇 19:7“耶和华的律法全备,能苏醒人心”,我们可以翻译为“耶和华的律法使你看清自己的真实身份”,也就是你的真我。实际上,圣经中也有“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罗 12:3)的教导。
如今,许多人根据某些身份标志来定义自己。除了民族、性别或性取向之外,种族、国籍、年龄、文化背景、身体或心理能力、职业、财产和婚姻状况等其他标志往往也是自我定义的关键要素。
然而,圣经认为传统的身份标记不足以成为个人身份的基础。加拉太书 3:28 指出,你的身份超越了种族、民族、国籍、文化、性别这些界限,因为“在基督耶稣里”“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哥林多前书 7:29-31 也说到,你的身份大过你的婚姻、职业、财产状况,而且在某种意义上,应该“结婚的好像没有结婚,用世物的好像不用世物,要像无有所得那样生活”。
虽然这些身份标志对个人身份至关重要,但它们并不是全部。传统的身份标志都很重要,但没有一个是绝对重要。
“你属于自己”听起来像是对人权的庄严宣告;“受制于某种外部权威”几乎等同于压迫。然而,在寻找自我时,将个人主权提升到最高位置是错的。圣经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路线。保罗在哥林多前书 6:19 节中写道:“你们不是自己的人”,这听起来像是对表现型个人主义的直接驳斥。
即使在坚持个人主权的今天,在某些情况下,属于他人仍然是正向积极的。购物中心走失的孩子被父母找到后,她不会抱怨父母说她是他们的孩子。同样,尽管有人会以爱的名义做出许多坏事,但真爱确实是两心相属。从圣经的雅歌开始,无数情歌都在诉说类似的话语:“良人属我,我属良人”(歌 2:16;另见 6:3)。
的确,作为社会性动物,没有什么比爱到彼此相属更让我们感受到自身价值。接受这样的身份非但不会使人痛苦压抑,反会让人心安自由。事实上,保罗那句举座俱惊的“你不是你自己的人”,是在爱的背景下说的。保罗反对个人主权,他在哥林多前书 6:19-20 里解释说:因为“你们是重价买来的”。你属于祂,那位爱你爱到无以复加的神。这爱体现在你高昂的赎价上:“你们得赎,脱去……虚妄的行为,不是凭着能坏的金银等物,乃是凭着基督的宝血”(彼前 1:18-19)。
基督的十字架宣告上帝已视你为己出;你属于祂。但是,以这种方式交出自己,并不意味着自我的消亡,或是压抑自我的臣服。放弃自我,与那位在永恒中爱你的神合一,把自己完完全全交给祂,你就会找到真正的自我。
表现型个人主义的核心是讲自己的故事。甚至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是“永不止息的自传”(incessant autobiography),这是 C. S. 路易斯造的词。用来形容现代人在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上唾沫横飞地讲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再合适不过了。如今,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公开自己每天的一举一动,讲自己的故事。
你的故事是你个人身份的基础,但它不是一个单独的故事。作为社会性存在,我们的故事互有交集。如果认为我们的人生故事仅仅是自己努力的结果,与他人无关,那就大错特错了。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元叙事或大故事之中,它包含着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辛酸苦乐、梦想期盼,还有许许多多与民族、种族、社会阶层和宗教信仰相关的故事。
今天,西方绝大多人都认同两个大故事,它们在塑造人的身份认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就是世俗物质主义和社会正义。两者都是由表现型个人主义运动所推动的。就像任何一个好故事,它们都有基本的情节背景、关键转折、中心主题、固定角色、正待解决的冲突以及预期的高潮。虽然它们在不同方面都颇具吸引力,但都存在严重缺陷。就人生故事而言,它们最终都不能令人满意,因为它们都对人性的看法是片面的,都没有往上看。
另一方面,上帝子民的故事则是对表现型个人主义核心内容的终极挑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不能靠内心所思所想来定义自己。你需要外界的干预。上帝子民的故事既是最凄惨的故事,又是最光明的故事,凄惨是因为人性之败坏,光明是因为对未来满有荣光的盼望。耐人寻味的是,上帝子民的故事取材于耶稣基督的生平故事:
你死了,你的身份与基督一同藏在神里面。基督是你的生命故事,他显现的时候,你也要与他一同显现在荣耀里(西 3:3-4;作者自译)。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十架路出版社英文网站:5 Myths about Your Personal Ident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