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
时光如水,品味当下
2024-09-22
—— Brianna Lambert

湖水轻拍着船舷,小船轻轻摇晃。我低头看着怀里 6 岁的儿子,沙滩毛巾盖着他小小的身体,扣在身上的救生衣更衬出他的瘦弱。他时不时抬头,露出灿烂的笑容,虽然缺了几颗牙,却更显出他的稚气可爱。他往我怀里钻,我不由得将他搂得更紧,恨不得将这瞬间永远珍藏——这会儿我还能完全搂住他,他也情愿依偎在我身边,不去水里玩耍。

“光阴似箭”,这句老生常谈,不知在多少个收银台前、多少位陌生人口中听到过。它像空气一般无处不在,浸润着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青葱岁月的学子受到告诫,莫负韶华;新婚燕尔的爱侣收到祝福,“珍惜这最美好的年华”;就连两鬓斑白的空巢老人也感受到了压力,要把握晚年自由。

听到这些话,我们不禁有点感伤,因为事实的确如此。孩子长得太快,我们的处境总在变化。今日的亲朋挚友,到了明天就会有所不同。他们或长进一分,或衰老一寸。每一次日出,都将我们推出无法复返的昨日。难怪我们如此执着地想要抓住每一刻,仿佛它们的流逝意味着无数次的告别。

或许正因如此,近二十年来,“正念”这一古老东方智慧在西方世界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卫报》曾报道,“冥想应用市场在 2021 年已跃升至 9760 万美元,预计到 2030 年更将攀升至 3.071 亿美元的惊人高度。”这些数字应用,还有播客、TED演讲和社交媒体上的网红达人,都在不断告诉我们要珍惜光阴,活在当下。但是,这种观点真的与圣经教导一致吗?

品味当下,珍藏回忆

这些呼吁无疑提醒了我们,该学会放下手机,搁置待办事项,将目光投向身边的亲朋好友。生活中纷繁的琐事总是不断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难以专注于真正重要的事物。

然而,这些善意的提醒却也不经意间让我们感受到几分愧疚。当我们竭力想要享受与亲朋挚友相处的时光时,内心总会泛起一丝疑问:我们做得够好吗?我们又该如何衡量自己是否充分品味了这些珍贵的时刻?于是,我们绞尽脑汁,试图创造完美的瞬间。为了一场难忘的生日派对、一次完美的假期、一个温馨的家庭之夜,我们煞费苦心。

共处时光悄然变成了一场自我审视,我们反复思量自己是否够感恩、够专注、够快乐。若今日的欢愉就是我们所能品味的全部,那么每个夜晚都将成为对逝去时光的悼念。回忆化作墓碑,铭刻着我们指间流逝的一切。然而,生命的本质并非要我们背负如此沉重的恐惧。那个看似崇高的“品味当下”的呼唤,其实并不完整。

神并非呼召我们仅仅活在当下。相反,祂邀请我们在品味当下的同时,也细细回味过往的记忆。纵观整部圣经,神不断呼唤祂的子民回首往事。以色列人的节期、圣礼,以及众多经文都在提醒神的子民将昨日的记忆融入今日的生活(例如,《申命记》4:9,6:9,7:18,8:11;《哥林多前书》11:24)。

父母将孩子搂在怀中,向他们娓娓道来耶和华的故事,在稚嫩的心灵里播下跟随主的种子。教会中的洗礼仪式唤醒我们归信的记忆,当我们回想主带领我们走过的漫长旅程时,信心便愈发坚定。与主内弟兄姐妹共饮圣杯,唤起我们每次迫切寻求救主恩典的记忆,让我们对主的信任更加深厚。

教会先贤如奥古斯丁和阿奎那深谙“活在当下”的局限。他们总是将过去带在身边,将数十卷圣经和浩如烟海的著作铭记于心。正如玛丽·卡鲁瑟斯(Mary Carruthers)所言,他们将这些珍宝存储在记忆中,并非为了将过去尘封,而是为了“在记忆的共同殿堂中,赋予它们共同的生命。”

时空交织

若神常在祂儿女的生命中运用过往,我们又何须为每一刻的流逝而心碎?主会让这些时刻在我们的记忆中永存。它们静静地潜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只待一丝声音、一缕气味、一抹滋味、一次触碰,便会被唤醒。奶奶最爱的酥皮饼的香气,收音机里播放的 90 年代流行歌曲,都能让往事如潮水般涌来。更多的回忆安息在书架上的相册里,或是以0、1的代码串藏在手机硬盘中,等待着再次被唤醒。

我轻点鼠标,电脑屏幕上孩子们的照片如幻灯片般闪过。我看到当年刚满周岁的儿子蹒跚学步的样子,不禁又露出了骄傲的微笑。他弯曲的小腿,摇摇晃晃的步伐,仿佛就在眼前,我甚至能感受到自己脸颊上暖暖的笑意。

神的恩典让我们在回忆中重温那份骄傲和喜悦。我们常常体会到这种现象在创伤中的负面影响,却往往忽视了它的积极一面。在与时间赛跑的过程中,我们忘记了回忆不仅仅是引发愧疚的导火索,更是每一次被唤醒时重访我们的真实喜悦。

神赐予我们的,不仅仅是回忆的欢愉;随着时光流逝,祂更允许我们从中汲取新的意义,领悟更深层的喜悦。奥古斯丁曾说:“思考使我们得以拓展,拓展让我们延展自我,而延展则使我们的心灵更加宽广。”这般深思熟虑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空间,更需要时间的沉淀。

我们可以在圣经的篇章中看到这一真理的回响。耶稣之母马利亚的喜悦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发深厚,因为岁月赐予她珍藏并沉思所经历一切的机会(路 2:19)。众使徒在与耶稣同行的当下事工中,无法完全体会到事工的荣耀,直到神让他们通过岁月的累积,领悟与主同工的荣耀,为他们的回忆增添了更多的喜悦(路 18:34)。

主以同样的方式在我们的一生中缓缓培育我们的喜乐。回想起女儿还是个小不点时与弟弟咯咯笑的场景,再对比多年之后他们深厚的友情,儿时的记忆愈发显得珍贵。和爷爷一起钓鱼的午后回忆,因为之后无数个充满关爱的日子而变得更加意义非凡。这些珍贵的礼物当时我们往往难以察觉,唯有在回忆中才能真正品味。

玛丽莲·罗宾逊(Marilynne Robinson)在《基列家书》(Gilead)中塑造的约翰·艾姆斯(John Ames)角色也有类似的体会。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他给儿子写信,谈到一段特别的记忆:“这是我可能差点错过的经历。如今我唯一担心的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充分享受这份回忆。”

倘若一个瞬间的真正意义唯有在它逝去之后才能体会,又当如何?也许那新生儿的咯咯笑声,与友人彻夜畅谈的欢愉,或是与伴侣相拥的温馨夜晚,都需要时间的沉淀才能被充分品味。我们喜悦的丰盈需要时光的浸润,需要在每一个流逝的日子里慢慢酝酿,直到我们吸吮干净每一滴甘露。

当下与记忆

这种对记忆更全面的理解让我们得以卸下压在心头的愧疚。我们不必为追求完美时刻而手忙脚乱,也不必过分执着每分每秒是如何度过。我们可以简单地享受每一天的馈赠,同时记住,神会在这一刻远去后,继续以喜悦祝福我们。我们的日子如草般消逝,然而神赐予我们能力,让美好与善良陪伴我们走过这些转瞬即逝的时光。

或许,杂货店里那位年长的妇人之所以知道这个季节多么珍贵,正是因为她多了一万天的时间来充分品味这段回忆。就像撒在土里的种子,我们逝去的时光为回忆中新生命的萌发提供了机会。每一次回想,都让这些幼芽伸展得更远,而主则日复一日地让果实愈发甘甜。

我紧紧搂着儿子,波浪轻轻摇晃着我们,水面波光粼粼。作为一个 35 岁的三个孩子的母亲,我的身心都在这一刻舒展开来,卸下疲惫。他仰起头,在我脸颊上又落下一个稚嫩的吻。欢愉与哀伤同时涌上我的心头。再过几个月,他的恒牙就会长出来,稚气的笑容将不再有。不久的将来,那现在依偎在我怀中的瘦小肩膀会比我的肩膀更宽阔。依偎和亲吻的日子将被无数兴趣爱好所取代,推动他迈向充实的未来人生。

然而,这一刻并不会失落。当我回到家,收拾救生衣,闻到湖水的气息时,我会重温这一刻。下个月,当我在手机上翻看旅行照片时,我会再次微笑,回忆起他拥抱的感觉。也许多年以后,轮到儿子驾船载着我和丈夫时,我会随着波浪摇晃,在我们此后经历的每一个甜蜜时刻的光芒中,再次重温这一刻。

是的,我们的瞬间终将逝去,但神的恩赐才刚刚开始。


译:变奏曲;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Savoring the Moment Takes Time

Brianna Lambert(布烈娜·兰伯特)是一位妻子、三个孩子的母亲,住在印第安纳盛产玉米的地方。她写了很多文章,也和她的丈夫一起主持lookingtotheharvest.com网站。
标签
回忆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