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和弟弟有个特别的睡前仪式——互相为当天可能犯下的罪请求原谅。因为从小就被教导“不可含怒到日落”,我们总要把白天可能犯的罪都仔细列举出来。“亚伦,今天对不起,我吼你、打你、不愿与你分享任天堂游戏机,还向大人告你的状。你能原谅我吗?”随后,他也会从自己的房间传来类似的道歉。就这样,我们带着一丝浅浅的悔意安然入睡。
当我读到《诗篇》51 篇(这是大卫在先知拿单指出他的罪后所写的)时,我才意识到自己小时候的认罪是多么肤浅。不仅如此,即使到了成年后,我的许多认罪仍然不够深刻。
我们往往把悔改简单地当作一句表态——说一句“对不起,请原谅我”,仿佛这样就能完事,希望借此减轻心中的愧疚。但当我们仔细研读《诗篇》51 篇就会发现,真正的悔改是一个远离罪、转向神的过程——这不仅仅是为了消除内疚感,更是为了获得内心深处的喜乐。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带来喜乐的悔改习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八个步骤。
要想真诚认罪,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罪。在《诗篇》51 篇中,大卫用了三个不同的词来形容罪:“罪孽”“罪”和“过犯”(第 1-3 节)。这三个词的选用各有深意:“过犯”指的是悖逆神的权柄和律法,“罪孽”表示扭曲了事物原本该有的样子,而“罪”则意味着偏离了目标。大卫清楚地承认自己的罪很深,他没有为自己自己开脱,也不试图淡化罪的严重性。
这篇诗歌的开篇就是一个恳切的祈求:“神啊,求你按你的慈爱怜恤我”(第 1 节)。大卫之所以敢这样祈求赦免,是因为他深知神的性情——祂是满有怜悯的主。他确信神以“永不改变的爱”与他立约。今天我们也是如此,当我们带着悔改的心来到神面前时,正是倚靠着神藉着基督与我们所立的新约。
大卫犯下的罪确实伤害了许多人:他犯奸淫,策划谋杀,还想方设法地掩盖这一切。然而在认罪时,他却对神说:“我向你犯罪,惟独得罪了你”(第 4 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一切的罪本质上都是偏离了神的标准。虽然我们的罪会伤害他人,我们也必须真诚地寻求他们的原谅,但归根结底,所有的罪都是得罪了神。
大卫在诗中写道:“求你用牛膝草洁净我,我就干净”(第 7 节)。他知道牛膝草象征着用血洁净(参见《出埃及记》24 章),他也明白唯有血才能使他得洁净。虽然当时的大卫并不知道这洁净具体将如何实现,但我们今天已经看到了完全的启示——主耶稣基督“在这末世显现一次,把自己献为祭,好除掉罪”(来 9:26)。
大卫这样祷告说:“求你使我得听欢喜快乐的声音,使你所压伤的骨头可以踊跃”(第 8 节)。当神让我们看清自己的罪时,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要直面自己的不圣洁,从来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但就像医生接骨一样,神会让我们经历破碎,也会让我们重新接合,最终祂会医治我们。
大卫恳切地祈求:“不要从我收回你的圣灵”(第 11 节)。其实,人会为自己的罪感到忧伤,正是圣灵在他里面工作的明证。你是否也曾因自己的罪而万分沮丧,甚至开始怀疑:“神怎么会爱我这样的人呢?我肯定不是个真正的基督徒。”要记住,你此刻所经历的这种忧伤,恰恰证明圣灵就住在你里面,让你得以憎恨神所憎恨的事。
在第 12-15 节中,大卫祈求神使他因救恩充满喜乐,以至于忍不住要向他人传扬福音:“主啊,求你使我的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这一点格外重要,因为我们往往会做相反的事——陷在罪中不能自拔,觉得自己不配而不敢服事他人。但获得赦免的喜乐应当激励我们,主动与身边的亲朋好友、同事和邻舍分享这份美好的福音。
我们或许能做到前面所有的步骤,但如果心里还存着再犯同样罪的打算,那么神的恩典就还没有真正在我们心里扎根。神所看重的是真实悔改的记号——一颗因罪而“忧伤”,真正“痛悔”的心。
正如清教徒牧师托马斯•华森(Thomas Watson)所说:“若不真正体会罪的苦楚,就无法品尝基督的甘甜。”当我们怀着真心顺服的心来到神面前时,因着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祂“必不轻看”这样的心志(第 17 节)。
与我小时候那些走过场的睡前道歉相比,现在操练这样真诚的悔改,让我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喜乐——因为我学会了更深地恨恶罪,也更深地爱我的救主。这种经历也让我不再躲躲藏藏,而是能够敞开心扉,主动寻求他人的代祷,并且与姊妹们建立起团契生活,相互扶持、共同抵挡罪。如今,我也像大卫一样,以传扬神的恩典与赦免为乐,在人生旅途中紧紧依靠基督。
译:MV;校:JFX。原文刊载于福音联盟英文网站:8 Steps for Real Repentance from Psalm 51